糧食干燥設備在稻谷干燥中的應用 隨著國內(nèi)糧食產(chǎn)量的不斷增長,現(xiàn)在糧食生產(chǎn)中對機械的依存度越來越高,尤其是糧食的后期干燥中,由于缺乏場地和受天氣的影響,其越來越難采用晾曬方法干燥。但隨著科學技術水平的提高,干燥設備被越來越多的使用到糧食的后期干燥中來,下面日宏佳爾特粉體設備公司就以稻谷為例,詳細介紹干燥設備在稻谷干燥中的應用。 糧食干燥機的特點 糧食干燥機體內(nèi)設有可同時干燥多種糧食的多個干燥倉體,多個干燥倉體并排設置,各個干燥倉體四周 為帶網(wǎng)眼的通氣板,干燥機本體內(nèi)多個干燥倉體共用一個熱回收室和一個通風道,熱回收室平行設置于通風道上方,通風道底面敞開且直接與各干燥倉體相通;熱回收室通過煙氣道外接煙氣引風機及熱風爐,通風道外接冷風機。主要由螺旋上料機構、一級風選機、計量螺旋進料機構、物料熱交換體、自動燃燒機、熱交換發(fā)生器、熱鼓風機、鏈傳動輪機構、轉速調控顯示器、冷卻鼓風機、智能化控制柜、編程計算機、行走底盤以及矯平機構等組成。 糧食干燥機的原理 稻谷經(jīng)清選后,由提升機送至干燥機儲糧段,由料位器自動控制上糧,糧食在干燥機內(nèi)運行方向與熱風(冷風)流動方向成錯流,實現(xiàn)預熱、干燥、換向、干燥、冷卻的整個過程,較后通過排料段經(jīng)膠帶輸送機排出。 本試驗研究的目的是在現(xiàn)有糧食利用干燥設備干燥的方法中,找出適合我國國情的,經(jīng)濟實用、易于推廣,并能保持稻谷原有品質的干燥方法,與稻谷保鮮儲藏方法相結合,能常年為市場提供新鮮可口的大米。 1 材料與方法 1. 1 試驗稻谷 1. 4 糧食干燥方法 1. 4. 1 熱風就倉干燥 根據(jù)前人的研究和經(jīng)驗:就倉干燥稻谷的水分不要高于18 %〔9〕和就倉干燥上層糧較底層難干燥〔8〕,在糧食入倉時,我們嚴格掌握糧食水分,特別是上層糧食水分不高于下層水分的原則。在其中一個打圍倉內(nèi)裝入稻谷74.1 t ,糧堆高2. 5 m ,此時空氣途徑比為(2. 5 m + 0. 75 m) / 2. 5 m =1.3。連接好空氣加熱器、通風機和風道,稱此倉為熱風就倉干燥倉。選有代表性的10 個點,作為測溫點和測水點,每點分上、中、下3層,經(jīng)扦樣測定,該倉處理前平均水分為18 %。從預備試驗得知,本試驗用的加熱器和風機組合后,可提高空氣溫度3 ℃左右。為此,我們掌握倉外大氣濕度高于80 %,不通風干燥;倉外大氣濕度低于65 %時,可通風干燥,但不加熱。 本干燥試驗是稻谷保鮮儲藏試驗的一部分,而保鮮儲藏方法是低溫和準低溫,因此儲藏水分可略高于安全水分(一般可在14. 5 %左右) ,又考慮到儲藏通風降溫中的水分損耗,我們把干燥的目標水分定在15 %。在用吹風方式干燥時,當10 個測水點底層水分只要有1~2點達到14. 7 %時,就要停止吹風干燥,而改成吸風方式干燥(此時不需加熱器) 。當吸風干燥時,10 個測水點的上層水分只要有1~2點達14. 7 %時,停止吸風,再改成吹風,如此反復,直到上下層都有14. 7 %水分點時,停止通風,干燥完成,這時中層水分較高。在干燥過程中,每天測糧溫,3~5 天用電腦測水儀測水分。 干燥對稻谷品質的影響 各種干燥方法及干燥前后稻谷品質變化情況如表2 。 從表2 看出,本試驗中所采用的幾種干燥方法都不影響稻谷發(fā)芽率,保持干燥前后發(fā)芽率不變,即使是在低溫儲藏干燥10 個月后, 發(fā)芽率也只降低3. 5%。在干燥過程中裂紋粒都沒有增加,包括自然晾曬方法,并沒有出現(xiàn)徐潤琪〔2〕調查中那么高的裂紋粒,也許是因為水分還不夠低(只降到13. 7%) 。黃粒米也并未因較長時間干燥(就倉干燥30 多天,低溫干燥10 個月)而增加。就倉干燥沒有使脂肪酸值增加;“三久”烘干機的干燥使脂肪酸值略有增加, 從15. 7 mgKOH/ 100g升至18. 6mgKOH/ 100g ;10 個月的低溫儲藏干燥,脂肪酸值從15. 7 mgKOH/ 100g升到19. 5 mgKOH/ 100g ,上升速度相當慢。整精米率干燥前后的變化較大,但這并不是裂紋粒影響的,而是受水分影響的。干燥前水分較高,而整精米率低;干燥后水分較低,整精米率提高了,都在50 %以上。從這個試驗來看,整精米率不受這些干燥方法的影響,而受稻谷含水率的影響。粘度值同樣表現(xiàn)出干燥后的值高于干燥前的值,但這不是干燥對粘度的不良影響,若是有不良影響應是粘度值降低,而不是升高。試驗中粘度值升高可能是受“后熟”的影響,干燥后,稻谷完成了“后熟”,也就是說完成了生理成熟,使粘度值達到較高。 2 結果與分析 2. 1 干燥效果 2. 1. 1 熱風就倉干燥效果 從2003 年9 月22 日開始通風干燥,于10 月23 日結束,為時31 天,通風干燥171小時, 耗電2172 kW ·h , 單位通風量135m3/ h·t ,把74. 1 t 平均水分為18 %的稻谷干燥成平均水分為15.2 %(上層15. 1 %,中層15. 6 %,下層14. 9 %) ,基本達到15%干燥目標要求,且干燥均勻,水分梯度滿足《儲糧機械通風技術規(guī)程》〔11〕要求。在通風干燥過程中,糧溫正常,沒有發(fā)現(xiàn)高溫點,每次通風完畢后,各測溫點溫度均在通入空氣的溫度上下,說明通風均勻,風道布設合理。 2. 1. 2 自然風就倉干燥效果 2003 年9 月20 日開始通風干燥,10 月27 日結束,為時37 天,通風干燥126小時,單位通風量129 m3/ h·t ,耗電693 kW·h ,將77. 8 t 平均水分為15. 9 %的稻谷,干燥成平均水分為15%(上層14. 9 %,中層15. 3 %,下層14. 8 %) ,基本達到15 %干燥目標要求,且干燥均勻,糧堆水分梯度滿足《儲糧機械通風技術規(guī)程》中關于結束降水通風的要求。在通風干燥過程中,糧溫正常,情況與熱風就倉干燥相同。 2. 1. 3 “三久”烘干機烘干效果 “三久”NEW2PRO —120 型良質米干燥機是低溫慢速式烘干機,每批次可烘干12 t。按使用說明書進行設定和操作,把12 t 水分為18. 6 %的稻谷經(jīng)7 小時干燥成14. 3 %,干燥均勻,耗電64 kW·h,用柴油107 kg。此烘干機裝料、卸料很費時間,本試驗中,3 個工人用1. 5 小時才把12 t 稻谷裝完,卸料時,也是3 人各用1. 5 小時卸完。 2. 1. 4 冷風就倉儲藏干燥效果 冷風就倉干燥,其實就是低溫儲藏(15 ℃以下) ,因為冷風干燥需要很長時間,在本試驗中進行了10個月,從2003 年9 月23 日開始, 至2004 年7 月29 日結束, 把水分為17. 0 %的稻谷干燥成14. 8%。在這期間,只要糧溫高于15 ℃,就吹10 ℃左右冷風,到糧溫降到10 ℃左右時停止吹風。一般5~7 天開一次機,但在12 月初至2月末可不用谷物冷卻機(制冷機) ,而直接把倉外空氣吹入糧堆進行降水降溫。本試驗中用制冷機吹入冷風時間為310 小時,共耗電24800kW·h ,因為干燥緩慢,所以干燥較為均勻,也沒有發(fā)熱、生霉、長蟲現(xiàn)象。 干燥設備在稻谷干燥中不僅減輕了農(nóng)民兄弟在晾曬中的勞動負擔,通過對比還發(fā)現(xiàn)干燥設備的干燥較大限度的保存了稻谷的質量,避免了糧食晾曬中對稻谷顆粒的損傷。這對稻谷以后的收購幫助很大。烘箱解決溫度不均勻的情況,同時大大提高了試樣放置的安全性,一定程度上面提高了終產(chǎn)品的質量,不過在具體使用的時候,有一些細節(jié)還是需要我們重視的! ∷淼篮嫦涫褂眉毠(jié): 1、這種熱風循環(huán)烘箱應安放在室內(nèi)干燥和水平處,防止振動和腐蝕。要注意安全用電,根據(jù)烘箱耗電功率安裝足夠容量的電源閘刀。選用足夠的電源 解釋一下什么是相對濕度平衡? 什么是相對濕度? 相對濕度,指空氣中水汽壓與飽和水汽壓的百分比。濕空氣的絕對濕度與相同溫度下可能達到的較大絕對濕度之比。也可表示為濕空氣中水蒸氣分壓力與相同溫度下水的飽和壓力之比。 在相同溫度下,空氣中 說到真空帶式干燥機,相信大家都比較重視它所適應的物料有哪些,以及該設備工作狀態(tài)。而對于本不是太認識真空帶式干燥機的人,可能并不是那么的了解,那么下面就為大家簡單的介紹一下這兩點。 一、我們首先來了解一下什么是真空帶式干燥機把: 首先從真空帶式烘箱作為我們經(jīng)常應用的機械設備之一,它們給我?guī)砹撕芏嗟睦嫖覀兙蛻撓裥『⒆右粯訍圩o它,它才會給你帶來更多的好處,所以我們來學習一下養(yǎng)護的方法: 1. 打掃表面及工作室灰塵,保持機器干凈、衛(wèi)生。 2. 定時檢查風機運轉是否正常,有無異常聲音,如目前國內(nèi)用于速溶茶粉生產(chǎn)的噴霧干燥設備不盡相同,生產(chǎn)出的產(chǎn)品質量也有所差別。茶粉顏色的好壞與茶葉質量、熱處理次數(shù)、熱處理時間的長短及生產(chǎn)工藝過程的不同而不同。噴霧干燥是速溶茶粉生產(chǎn)中一道關鍵設備。就噴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