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干燥設(shè)備、干燥技術(shù)術(shù)語大全 附:木材干燥術(shù)語(英文)
|
干燥設(shè)備、干燥技術(shù)的有關(guān)術(shù)語: 適用于干燥技術(shù)與干燥設(shè)備的生產(chǎn)、科研、教學及應(yīng)用等領(lǐng)域。 2一般術(shù)語2.1干燥drying 泛指使物料中所含濕分(水分或其他溶劑)汽化并去除的處理過程。 工業(yè)生產(chǎn)中指去除某些原料或用這些原料加工的成品中所含的濕分的過程。 2.2烘干heat-drying 利用熱能使物料升溫,將物料中的濕分汽化并去除,借以降低物料中濕分的過程。 2.3物料materials 在干燥之前、干燥過程中和干燥之后的物質(zhì)即本標準定義的物料,它可以是固體或液體(汁液或膏狀)。 2.3.1新鮮物料(原始物料)material to be dried 為進行干燥工藝準備的物料。 2.3.2干燥物料(干燥成品)dried material 經(jīng)過干燥之后的物料。 2.3.2.1干燥物料含量content of dry material 干燥物料的質(zhì)量除以新鮮物料質(zhì)量所得之商。 在說明干燥物料含量時應(yīng)給出測定方法。 2.3.3絕干物料(絕對干燥物料)absolute drying material 不含有濕分的物料,其質(zhì)量為物料質(zhì)量與所含濕分質(zhì)量之差。 2.3.3.1絕干物料含量the content of absolute dry material 絕干物料的質(zhì)量除以物料總質(zhì)量所得之商。 在說明絕干物料含量時應(yīng)給出測定方法。 2.3.4干燥損失(干燥物料損失)loss of material in the drying process 物料在干燥或冷凍過程中受損失的部分(例如由飛塵、磨損、沉積引起的損失)。 2.3.5飛塵lift off(particles) 在干燥或冷凍過程中從物料脫落和去除的小顆粒物料。 2.3.6物料的解吸desorption of material 物料向大氣放出水分的現(xiàn)象。 2.3.7物料解吸等溫線desorptional isotherm of material 定溫下,物料向大氣放出水分時,表示大氣的不同相對濕度與物料平衡水分之間關(guān)系的曲線。 2.3.8物料的吸濕moisten of material 物料在大氣中吸收水分的現(xiàn)象。 2.3.9物料吸附等溫線adsorptional isothem of material 定溫下,物料從大氣吸取水分時,不同大氣相對濕度與物料平衡水分之間關(guān)系的曲線。 2.3.10物料的吸濕滯后hygroscopic hysteresis of material 定溫下,物料的吸附等溫線與解吸等溫線具有顯著差異的現(xiàn)象。 2.3.11物料的熱容量thermal capacity of material 使1kg物料的溫度升高或下降1℃所需要或放出的熱量,kJ/(kg·℃)。 2.3.12物料的體積熱容量volumetric thermal capacity of material 物料熱容量與其容重的乘積,kJ/(m3·℃)。 2.3.13物料的導熱系數(shù)coefficient of heat conductivity of material 當1m厚的物料層,上層和底層的溫度相差1℃時,在1h之內(nèi)通過1m2物料層面積的熱量,kJ/(m·h℃) 2.3.14物料的導溫系數(shù)coefficient of temperature conductivity of material 物料導熱系數(shù)與其體積熱容量的比值,m2/h。 2.3.15物料熱穩(wěn)定性thermal stability of material 物料在受熱過程中,其主要成分保持不變的能力。 2.3.16物料允許受熱溫度permissible heated temperature of material 在不損傷物料性狀的條件下,物料受熱的較高溫度。 2.3.17干燥物料外殼encosure of dried matter 在冷凍干燥過程中包圍冰核(見2.4.3)以及包含結(jié)合水(見2.4.2)的干燥的物料。 2.4濕分moisture;humidity 以自由溶劑和(或)化合劑溶劑存在的這部分物料(即濕物料)中的水分或溶劑。物料中的濕分用含濕量或濕度表示。 2.4.1自由濕分free moisture 用升華和蒸發(fā)熱足以去除的濕分。對于水分,是游離水和毛細管水的統(tǒng)稱。 2.4.1.1游離水free water 存在于物料顆粒細胞間隙中的水。 2.4.1.2毛細管水capillary water 存在于物料顆粒毛細管中的水。 2.4.1.3粗毛細管水coarse capillary water 毛細管直徑大于10-1cm時存在于其中的水。 2.4.1.4微毛細管水microcapillary water 毛細管直徑小于10-5cm時存在于其中的水。 2.4.2結(jié)合濕分(結(jié)合水)bound moisture 除了升華熱和蒸發(fā)勢之外還要另外消耗能量才能去除的濕分,例如:結(jié)晶水、結(jié)構(gòu)水、吸附水等。 2.4.2.1結(jié)晶水water of crytallization(crystal water) 結(jié)晶水合物組成中的水,以分子形式存在于晶格中,屬于化學結(jié)合水,在化學式中以整個分子形式附加于其他成分后面。此水分解時物料的晶體結(jié)構(gòu)必遭破壞,因此結(jié)晶水的脫水過程一般不視作為干燥過程。 2.4.2.2物理化學結(jié)合水physical chemistry combine water a.吸附水a(chǎn)dsorbed water 由物料的內(nèi)外部表面分子力場所吸附的水; b.滲透水permeable water 與物料結(jié)合中由于物料組織壁的內(nèi)外面溶解物的濃度有差異,使水分擴散透過壁膜而形成的濕分。 c.結(jié)合水structured water 存在于物料細胞內(nèi)與淀粉、蛋白質(zhì)等系水膠體牢固結(jié)合在一起的水分。 2.4.3冰核ice core 主要被干燥物料外殼(見2.3.17)包圍在固體聚合態(tài)中的濕分。 2.4.4含濕量moisture content 濕分量除以物料量所得之商。 在說明含濕量時應(yīng)給出測定方法。 2.4.4.1濕基含濕量(w)wet base moisture content 以濕物料為基準的濃度表示法,即: W=(濕物料中濕分的質(zhì)量/濕物料的總質(zhì)量)×100……………………………(1) 2.4.4.2干基含濕量W0dry base moisture content 以絕干物料為基準的濃度表示法,即: W0=(濕物料中濕分的質(zhì)量/濕物料的總質(zhì)量)×100…………………………(2) 2.4.4.3初始含濕量initial moisture content 新鮮物料(原始物料)的含濕量。 2.4.4.4較終含濕量final residual moisture 從干燥機出來物料的含濕量。 2.4.4.5物料降水幅度range of material moisture released 物料干燥前后含濕量之差。 2.4.4.6物料中的水分平衡moisture equilibrium of material 幾種不同含濕量的物料混合后,經(jīng)過一定時間,含濕量趨于平衡的過程。 2.4.5物料濕度degree of moisture;degree of humidity 物料的含濕量(見2.4.4.3)除以絕干物料含量(見2.3.3)所得之商。 在說明濕度時必需給出測定方法。 2.5干燥劑(干燥介質(zhì))drying medium 能從濕物料中帶走濕分的物質(zhì)。干燥作業(yè)中大多以空氣作為干燥劑(干燥介質(zhì))。 2.5.1化學干燥劑chemical desiccant 通過化學反應(yīng)吸除水分的過程,如氯化鋁、濃硫酸、五氧化二磷等。 2.5.2物理干燥劑physical desiccant 能吸附水分或與水分形成恒沸混合物而不伴有化學反應(yīng)的物質(zhì)。如硅酸(用以去除空氣中的水分),苯(用以去除酒精中的水分)。 2.6干空氣dried air 不含有水蒸氣的空氣。 2.7濕空氣moist air 含有水蒸氣的空氣 2.8冷卻氣體cooling gas 用于對物料降溫的氣體。 2.9廢氣exhaust air 干燥介質(zhì)與物料進行濕熱交換后排出的氣體。 2.10熱值calorific value 在燃料化學中,表示單位重量(或體積)的燃料完全燃燒時所放出的熱量。在食品化學中,指1g食物在體內(nèi)氧化時所放出的熱量。 2.11燃料發(fā)熱量calorific capacity of fuel 1kg燃料完全燃燒發(fā)出的熱量。 2.11.1煤的高位發(fā)熱量high calorific capacity of coal 1kg煤燃燒后的較大發(fā)熱量。 2.11.2煤的低位發(fā)熱量low calorific capacity of coal 煤燃燒后,除去它所生成的水蒸氣的汽化潛熱,實際發(fā)出的熱量。 2.12熱量衡算heat balance calculation 根據(jù)能量守恒定律進行的熱平衡的計算。 2.13標準煤standard coal 每千克能發(fā)出低位發(fā)熱量(見2.11.2)為29308kJ的煤。 2.14煙道氣flue gas 燃料在爐灶內(nèi)燃燒后生成的氣體。 2.15干燥過程中的物料溫度 2.15.1物料受熱溫度temperature of heated material 物料在干燥過程中,吸收熱量后達到的溫度。 2.15.2烘前料溫initial material temperature 物料進入干燥器以前的溫度。 2.15.3烘后料溫temperature of material leaving drying section 物料離開干燥段時的溫度。 2.15.4干燥溫度temperature of the material being dried 干燥過程中在規(guī)定位置上測得的物料溫度。 應(yīng)給出測量方法和測量位置。應(yīng)注意干燥物料的上限溫度。 2.15.5溫度曲線temperature curve 物料干燥過程中,物料溫度與時間的變化曲線。 2.16干燥過程drying process 表示面積相關(guān)的去濕速率的函數(shù),它取決于: a.物料的濕度; b.干燥開始以來的時間間隔。 2.16.1干燥時間drying time 將物料由一定的初始含濕量干燥到規(guī)定的較終含濕量所經(jīng)過的時間。 2.16.2停留時間length of stay(in the drying chamber) 物料在干燥機中的時間。 2.16.3循環(huán)時間cycle time 物料在連續(xù)式工作的干燥機中的停留時間。 2.16.4物料受熱時間heat up time of material 干燥介質(zhì)與物料接觸的時間。 2.16.5緩蘇tempering 干燥后的物料貯存一段時間,使顆粒間或物料內(nèi)部進行濕熱交換使其濕度均化的過程。 2.16.6物料干燥曲線meterial drying curve 物料濕分隨干燥時間而變化的曲線。 2.16.7冷卻cooling 物料干燥后降溫的過程。 2.16.7.1逆流冷卻counter flow cooling 冷卻氣體(見2.8)與物料流動方向相反的冷卻。 2.16.7.2錯流冷卻(橫流冷卻)cross flow cooling 冷卻氣體與物料流動方向垂直的冷卻。 2.17干燥條件及干燥原理 2.17.1干燥條件drying condition 干燥過程中,各種參數(shù)的總稱。 2.17.2加熱溫度heating temperature 供熱器的溫度。 2.17.3料層阻力material obstruction 氣流通過物料層時的壓力損失。 2.17.4料層厚度material thickness 干燥介質(zhì)穿過物料變成廢氣所經(jīng)過的較短距離。 2.17.5堆層厚度thickness of the material 物料在干燥過程中的厚度或顆粒物料在冷凍干燥中堆料的高度。 2.17.6傳質(zhì)mass transfer 物質(zhì)傳遞的簡稱。物質(zhì)系統(tǒng)由于濃度不均勻而發(fā)生的質(zhì)量遷移過程。 2.17.7傳質(zhì)系數(shù)mass transfer caefficient 傳質(zhì)過程方程式中的一個比例系數(shù),以傳質(zhì)效率與傳質(zhì)面積的傳質(zhì)推動力成正比為依據(jù),kg·mol(h·m2·atm)。 2.17.8傳熱heat transfer 熱傳遞的簡稱,物料系統(tǒng)內(nèi)的熱量轉(zhuǎn)移過程,熱量由溫度高處傳向溫度低處。 2.17.9傳熱系數(shù)(傳熱總系數(shù))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系傳熱過程方程式中的一個比例系數(shù),表示固體壁兩邊的流體間傳熱強度的數(shù)值,kJ(m2·h·℃)。 2.17.10導熱(熱傳導)heat conduction 熱傳導的一種基本方式。借物料中的分子、原子或電子的相互碰撞,使熱能從物體的溫度高部分傳到溫度低部分的過程。 2.17.11換熱(熱交換)heat exchange 熱能從熱流體間接(例如經(jīng)過間壁)或直接傳向冷流體的過程。 2.17.12熱輻射heat radiation 熱傳導的一種基本方式。物體因自身的溫度而向外發(fā)射能量。其熱能不依靠任何介質(zhì)而以電磁波形式在空間傳播。 2.17.13對流傳熱heat convection 熱傳遞的一種基本方式。熱能在液體或氣體中從一處傳遞到另一處的過程,簡稱對流。 2.17.14升華subimation 固態(tài)(結(jié)晶)物質(zhì)不經(jīng)過液態(tài)而直接轉(zhuǎn)變?yōu)闅鈶B(tài)的現(xiàn)象。 2.17.14.1升華熱sublimation heat 單位質(zhì)量的固體直接轉(zhuǎn)變?yōu)闅怏w時所需要的熱量。 2.17.14.2升華表面surface of sublimation 處于固體聚合態(tài)中自由濕分發(fā)生升華的表面(即冰核的表面,見2.4.3),在先進的干燥工藝中又是冰核和干燥物料外殼間的界面。 2.17.15流態(tài)化fluidzed 使固體顆粒通過與流體(氣體或液體)接觸,而使固體顆粒處于懸浮狀態(tài)運動而不被流體帶走的狀態(tài)。 2.17.15.1流化床(沸騰床)fluidzed-bed 狀如沸騰液體的流態(tài)化固體顆粒層。 2.17.16噴動床spouted-bed 氣體以較高速度通過噴管而在顆粒物料內(nèi)產(chǎn)生人為渦流現(xiàn)象的床層?墒诡w粒物料像噴泉狀向上運動,達到一定高度后由于物料本身的重力作用而下降,以后又被氣流重新向上帶走而呈噴泉狀?稍O(shè)計成間歇式或連續(xù)式。 3干燥工藝3.1干燥方式與方法drying types and methods 3.1.1機械干燥mechanical drying 用壓榨、沉降、過濾、離心分離機械等方法除去濕分的過程。 3.1.2物理化學法干燥physical chemical drying 直接用吸濕性化學物品(如硫酸、無水氯化鈣等)做為干燥劑吸除濕分的過程。 3.1.3熱物理法干燥thermophysical drying 利用濕分在加熱或降溫過程中產(chǎn)生相變的物理原理除去濕分的過程。 3.1.4間歇干燥batch drying 物料間歇裝卸的干燥。 3.1.5連續(xù)干燥continuous drying 物料不斷地從干燥機進口到出口的干燥。 3.1.6直接加熱干燥direct-heat drying 用干燥介質(zhì)直接加熱物料的干燥。 3.1.7間接加熱干燥indriect-heat drying 通過間壁間接加熱物料的干燥。 3.1.8接觸干燥contact drying 以傳導的方式加熱物料(物料與加熱表面接觸)的干燥。 3.1.9汽相干燥vapour phase drying 將新鮮物料送入真空干燥機,抽空之后,通入合適的蒸氣(例如有機物蒸氣、煤油),使之冷凝于物料之上,并通過其釋放的冷凝熱使物料加熱的干燥。 3.1.10輻射干燥drying by radiation 以輻射形式加熱物料的干燥,如紅外線干燥。 3.1.11介電干燥/微波干燥microwave drying 在交流電場中對物料濕分進行直接加熱的干燥。 3.1.12紅外線干燥infrared drying 利用紅外線對物料加熱的干燥。 3.1.13高頻干燥high-frequency drying 物料放在頻率為1~10MHz的交流電場中的干燥。 3.1.14太陽能干燥solar drying 利用太陽能加熱物料的干燥。 3.1.15低溫干燥low temperature drying 用低于45℃的干燥介質(zhì)去除物料濕分的干燥。 3.1.16對流干燥convection drying 以對流形式加熱物料的干燥。 3.1.17靜態(tài)干燥static drying 物料放在格層中,在遂道或皮帶上面與其接觸面相對不變的干燥。 3.1.18動態(tài)干燥dynamic drying 物料不斷運動或周期性運動的干燥。在干燥過程中用機械裝置(例如葉片式干燥機)或活動式接觸面(例如振動式干燥機,筒式干燥機),對物料進行攪拌,使干燥時間縮短。 3.1.19自然通風干燥natural ventilating drying 用空氣自然對流去除濕分的干燥。 3.1.20機械通風干燥mechanical ventilating drying 將空氣強制送入物料去除濕分的干燥。 3.1.21氣流干燥air flow drying;pneumatic drying 把濕潤狀態(tài)的泥狀、塊狀、粉粒體狀等物料采用適當?shù)募恿戏绞郊尤敫稍锕軆?nèi),被分散在高速流動的熱氣流中,濕物料在氣流輸送過程中被去除濕分,得到粉狀或粒狀干燥物料的干燥。 3.1.22固定床干燥fixed-bed drying 干燥過程中物料處于靜止狀態(tài)。 3.1.23移動床干燥mobile bed drying;movable bed drying 干燥過程中,物料處于移動狀態(tài)。 3.1.24流化床干燥(沸騰床干燥)fluidized bed drying(boiled bed drying) 利用流化床(沸騰床)進行干燥的一種干燥方法。 3.1.25噴動床干燥spouted bed drying 利用噴動床進行干燥的一種干燥方法。 3.1.26順流干燥concurrent flow drying 在干燥機內(nèi),物料的流動方向與干燥介質(zhì)流動的方向一致的干燥。 3.1.27逆流干燥counter flow drying 在干燥機內(nèi),物料的流動方向與干燥介質(zhì)流動方向相反的干燥。 3.1.28錯流干燥(橫流干燥)cross flow drying 在干燥機內(nèi),物料的流動方向與干燥介質(zhì)流動方向垂直的干燥。 3.1.29快速干燥rapid drying;quick drying 物料在與干燥介質(zhì)接觸時間只有數(shù)分或數(shù)十分的干燥。 3.1.30常壓干燥prevailing pressure drying 根據(jù)操作壓力分類的一種干燥方法。 3.1.31真空干燥vacuum drying 真空下的一種熱干燥過程。 3.1.32真空冷凍干燥vacuum freezing drying 將含水物料冷凍到冰點以下,使水轉(zhuǎn)變?yōu)楸,然后在較高真空下將冰轉(zhuǎn)變?yōu)檎魵舛穹值母稍锓椒。真空冷凍干燥是在中真空區(qū)至高真空區(qū)內(nèi)進行的。 3.1.33熱泵蒸發(fā)heat pump evaporation 蒸發(fā)操作的一種,借壓縮機的絕熱壓縮作用,或借噴射壓縮作用將蒸發(fā)器所產(chǎn)生的二次蒸氣的飽和溫度提高,并送回原蒸發(fā)器用作加熱蒸氣。 3.1.34噴霧干燥spray drying 采用霧化器將原料液(可以是溶液、乳濁液或懸浮液,也可以是熔融液或膏糊液)分散為霧滴, 用熱干燥介質(zhì)(通常是熱氣流)干燥霧滴而獲得產(chǎn)品(產(chǎn)品可根據(jù)要求制成粉狀、顆粒狀、空心狀或團粒狀)的一種干燥方法。 3.1.35聯(lián)合干燥combinated drying 采用兩種或兩種以上干燥方法去除物料濕分的干燥。 3.2干燥階段stages of drying 稱作為預(yù)干燥,一次干燥,二次干燥的干燥工藝的每個階段。各個階段的應(yīng)用和所達到的干燥度取決于干燥工藝。 3.2.1預(yù)干燥preliminary drying 主要去除自由濕分的一階段干燥。在此階段中也可以應(yīng)用有別于真空干燥的其他方法,此干燥階段的干燥速度是不變的。 冷凍干燥沒有預(yù)干燥。 3.2.2一次干燥(廣義)primary drying(in general) 作為自由濕分的干燥階段,一次干燥(本標準的定義)只能在真空中進行。 此階段中的干燥速度幾乎是不變的。 3.2.3一次干燥(冷凍干燥)primary drying(freeze drying) 從冷凍干燥開始直到完全去除在固體聚合態(tài)中所含濕分的干燥階段。除了升華之外,液相的蒸發(fā)還與濕分的種類有關(guān)。 3.2.4二次干燥secondary drying 緊接著一次干燥之后去除結(jié)合濕分獲得理想的較終含濕量的干燥階段,此階段中的干燥速度隨著含濕量的變化而降低。 3.2.5預(yù)熱階段pre-heating period 物料在干燥開始時其溫度升高,但未放出濕分的階段。 3.2.6等速干燥階段constant-rate drying period 物料濕分降低與時間之間的變化是一水平直線關(guān)系的干燥階段。 3.2.7降速干燥階段falling-rate drying period 物料濕分降低與時間之間的變化是一下降曲線的干燥階段。 4技術(shù)經(jīng)濟指標4.1干燥機處理量dryer capacity 在某一降水幅度,經(jīng)過一個完整的干燥過程,單位時間處理進機物料的質(zhì)量,t/h。 4.2干燥能力drying capability 在1h內(nèi),經(jīng)過一次干燥后,按降低1%濕分計算,干燥機對原始物料的處理量。 4.3干燥速度drying rate 單位時間內(nèi)物料含濕量降低的幅度或所去除濕分的量,kg/h。 4.4干燥度dessication ratio 在規(guī)定的干燥時間內(nèi)干燥物料含濕量除以初始含濕量所得之商。 4.5干燥周期drying cycle;drying period 物料流經(jīng)干燥機的時間,對間歇式干燥機指一次投入干燥機的物料在機內(nèi)進行預(yù)熱、烘干、緩蘇和冷卻的全部時間。 4.6干燥強度drying intensity 干燥機按干燥室有效容積或起主要傳遞熱量部位(如通風板等)的有效面積計算的每小時去除濕分的重量,分別可稱作容積干燥強度,或面積干燥強度,按式(3)、式(4)計算: Pv=m(w1-w2)/〔tV(1-w2)〕………………………………………………(3) PA=m(w1-w2)/〔tA(1-w2)〕………………………………………………(4) 式中:PV──容積干燥強度,kg/(h·m3);PA──面積干燥強度,kg/(h·m2);m──投入新鮮物料質(zhì)量,kg;t──干燥時間,h;w1──物料初始含濕量,%;w2──物料較終含濕量,%;V──干燥機干燥室有效容積,m3;A──起主要傳遞熱量(如通風板等)的有效面積,m2。 4.7干燥不均勻度unevenness of drying 物料經(jīng)過一次干燥后,在排料口橫斷面不同點(一般不少于3點)同時接取樣品測得較大含濕量與較小含濕量之差。 4.8干燥機熱效率dryer thermal efficiency 進料溫度升到進口空氣的濕球溫度所需的熱量和蒸發(fā)水分所需熱量之和與供給總熱量的百分比。 4.9干燥機總壓力損失total pressure loss of dryer 在干燥機中,干燥介質(zhì)所遇各種阻力之和。 4.10干燥損失率drying loss rate 物料在干燥或冷凍過程中受損失部分(如由飛塵、磨損、沉積引起)的質(zhì)量與理想應(yīng)獲得的干燥物料質(zhì)量的百分比。 4.11單位耗熱量specific heat consumption 從物料中去除1kg濕分所消耗的熱量。 4.12單位耗氣量specific air consumption 從物料中去除1kg濕分所消耗的熱風或冷風的風量質(zhì)量,kg/h。 4.13單位耗能量specific power consumption 從物料中去除1kg濕分所消耗的電能和熱能總和。 4.14熱風量hot blast rate 干燥區(qū)段風機所送空氣的流量,m3/h。 4.15冷風量cold blast rate 冷卻區(qū)段風機所送空氣的流量,m3/h。 4.16爐膛發(fā)熱強度heating intensity of furnace chamber 每小時立方米爐膛的發(fā)熱量。 4.17爐灶效率efficiency of the furnace 爐灶產(chǎn)生煙道氣的熱量與投入爐灶燃料所產(chǎn)生的總熱量的比。 4.18單位干燥費用unit drying cost 每噸物料去除1%濕分所需的總費用。 5干燥設(shè)備 用于進行干燥作業(yè)的全套設(shè)備(包括主機和附屬設(shè)備)的統(tǒng)稱。 5.1有關(guān)參數(shù)及結(jié)構(gòu)要素 5.1.1干燥室drying chamber 干燥過程中干燥機內(nèi)容納物料停留或運動的空間及空間內(nèi)設(shè)置的機構(gòu)所占的位置。 5.1.2熱氣室hot air chamber 干燥介質(zhì)由管道進入干燥區(qū)段(見5.1.14)前占有(或擴散)的空間。 5.1.3開孔率percent opening 氣體分布板(見5.2.1)上孔的總面積與氣體分布板有效面積(見5.1.6)的百分比。 5.1.4噴帶spouted zone 氣體分布板(見5.2.1)上開孔率較大,穿過的干燥介質(zhì)較多,能使物料和干燥介質(zhì)充分混合并產(chǎn)生沸騰狀態(tài)的區(qū)段。 5.1.5物料充填系數(shù)the coeficient of filling material 在干燥過程中,靜止狀態(tài)下干燥室所裝物料的體積與干燥室有效容積(見5.1.8)的比值。 5.1.6氣體分布板有效面積the effective area of gas distribution plate 氣體分布板上具有通過干燥介質(zhì)作用的面積。 5.1.7干燥室全容積whole volume of drying chamber 干燥機干燥室(見5.1.1)內(nèi)部容積的總和。 5.1.8干燥室有效容積the effective volume of drying chamber 干燥機干燥室內(nèi)能夠充填物料那部分空間的容積(即不包括干燥室內(nèi)機構(gòu)實體所占的空間)。 5.1.9圓筒斜度drum inclination,drum slope 圓筒形干燥室的圓筒軸線與水平線夾角。 5.1.10加熱面積heating surface 能用來將熱量傳導給待干燥物料的熱源部分。 5.1.11物料裝載面shelf 真空干燥機或冷凍干燥機用來接受物料或裝有物料的容器的裝置,如果是接觸式干燥它同加熱表面可以完全相同。 5.1.12冰冷凝器的負載load of the ice condenser 冰冷凝器(見5.2.29)的負載就是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主要以固體聚合形式冷凝在冰冷凝器冷凝表面的蒸氣質(zhì)量。 5.1.13冰冷凝器的額定負載rated load of the ice condenser 冰冷凝器能經(jīng)濟地運轉(zhuǎn)的較大負載。 5.1.14干燥區(qū)段drying section 干燥機內(nèi)物料受熱去除水分的區(qū)段。 5.1.15冷卻區(qū)段cooling section 干燥機內(nèi)物料冷卻降溫的區(qū)段。 5.1.16排料區(qū)段drain section of material 干燥機內(nèi)物料從離開干燥區(qū)段和冷卻區(qū)段后的區(qū)段。 5.1.17貯物區(qū)段storing section 在連續(xù)式干燥機的干燥區(qū)段前設(shè)置的貯存物料的區(qū)段。 5.1.18爐篦有效面積百分率percentage of effective grate area 爐篦上通過空氣的孔面積與爐篦有效面積的百分比。 5.2零部件及裝置 5.2.1氣體分布板the plate of gas distribution 使物料形成流態(tài)化或沸騰狀態(tài)的起通氣(通風)作用的開孔板。 5.2.2通風冷卻倉ventilating and cooling bin 利用機械通風方法冷卻干燥物料的倉房。 5.2.3逆流冷卻倉counter flow cooling bin 采用逆流冷卻原理降低物料溫度的倉房。 5.2.4流化槽式冷卻器cooling chute 利用流化槽進行機械通風,降低物料溫度的設(shè)備。 5.2.5塔式冷卻器tower cooler 物料與冷空氣錯流接觸,以降低物料溫度的塔式冷卻設(shè)備,亦稱圓柱冷卻塔。 5.2.6爐灶burner 使燃料燃燒產(chǎn)生煙道氣的裝置。 5.2.7爐膛combustion chamber 爐灶中燃料燃燒的膛體。 5.2.8沉降室disposition chamber 使煙道氣所含顆;覊m沉降的空間。 5.2.9混合室mixing chamber 煙道氣與外界空氣相混合的空間。 5.2.10火花撲滅裝置spark quenching device 利用撞擊作用使煙道氣中所帶火花熄滅的裝置。 5.2.11氣槽air duct 安裝在塔式干燥機兩側(cè)壁之間,橫斷面呈“∩”或“∧”形的通氣槽。 5.2.12進氣槽air inlet duct 干燥介質(zhì)進入的氣槽。 5.2.13擴散器diffuser 位于干燥塔氣槽前,引導干燥介質(zhì)進入的喇叭形裝置。 5.2.14廢氣室exhaust air chamber 排氣槽排出的廢氣匯入的空間。 5.2.15隔板partition 將干燥段或干燥室與冷卻室隔開的板。 5.2.16物料溢流管material overflow pipe 物料能自動溢出的管。 5.2.17勻料機構(gòu)the system of even material 干燥機內(nèi)物料均勻分布的裝置。 5.2.18排料機構(gòu)delivery material system 將物料從干燥機排出的裝置。 5.2.19排料斗drain of material funnel 干燥機上為排出物料而安裝的料斗。 5.2.20圓筒drum 圓管干燥機的圓形筒體。 5.2.21抄板shovelling plate 安裝在圓筒內(nèi)壁上,用來升降、分散物料的裝置。 5.2.22擋料裝置hoop plate 圓筒的端部安裝的環(huán)形板。 5.2.23進料閘門enter material gate 干燥機中調(diào)節(jié)物料進機流量的擋板。 5.2.24出料閘門drain material gate 干燥機中調(diào)節(jié)物料出機流量的擋板。 5.2.25冰冷凝器condenser 冷卻表面上的蒸氣主要是以固體聚合態(tài)形式冷凝的冷凝器。 5.3設(shè)備 5.3.1流化床干燥機fluidized-bed dryer 利用流態(tài)化原理干燥物料的機械,有單層和多層等形式。 5.3.2沸騰干燥機boiling dryer 利用沸騰床原理干燥物料的機械。 5.3.3氣流干燥機air flow dryer 利用大于物料懸浮速度的熱氣流干燥物料的機械。 5.3.4紅外線干燥機infra-red dryer 利用紅外線干燥物料的機械。 5.3.5高頻干燥機high-frequency dryer 利用高頻電能干燥物料的機械。 5.3.6太陽能干燥機solar energy dryer 利用太陽能干燥物料的機械。 5.3.7微波干燥機microwave dryer 利用電磁微波干燥物料的機械。 5.3.8遠紅外線干燥機far infrared ray dryer 根據(jù)遠紅外線輻射強度與距離的平方成反比的定律,通過調(diào)節(jié)遠紅外線輻射元件與被干燥物料之間的距離實現(xiàn)對物料干燥的調(diào)節(jié)機械。 5.3.9噴霧干燥機spray dryer 借特殊設(shè)備將液料噴成霧狀,使其與熱空氣接觸而干燥的機械,是連續(xù)式常壓干燥機的一種。 5.3.10噴霧沸騰干燥機spray boiling dryer 利用霧化器將流液霧化后噴入劇烈運動的流化床內(nèi)的干燥設(shè)備。 5.3.11真空干燥機vacuum dryer 用來進行真空干燥的一種真空設(shè)備。 注:真空設(shè)備就是真空系統(tǒng)同所有為實施規(guī)定真空工藝所必須的裝置的組合。 5.3.12真空冷凍干燥機vacuum freeze dryer 用來進行真空冷凍干燥的一種真空設(shè)備。 5.3.13真空耙式干燥機vacuum rake dryer 由帶有蒸汽夾套的殼體和在殼體內(nèi)轉(zhuǎn)動的耙齒,裝有定時改變旋轉(zhuǎn)方向的耙式攪拌器(耙齒裝置)組成的一種真空干燥機。 5.3.14廂式(室式)干燥機box dryer 機外廂式,四壁用絕緣材料構(gòu)造,機內(nèi)有框架多層(即用以放物料的若干長方形線盤)的間歇式常壓干燥機一般小型的稱作烘箱,大型的稱為烘房。 5.3.15帶式干燥機belt dryer 在長方形干燥室或隧道中安裝一根運輸帶(單帶式),或幾根運輸帶(多帶式),運輸帶多為網(wǎng)狀,氣流與物料成錯流,帶子在前移過程中使物料不斷地與熱空氣接觸而被干燥的設(shè)備。是連續(xù)式常壓干燥機的一種。 5.3.16轉(zhuǎn)筒干燥機(圓筒干燥機)suction drum dryer 由稍作傾斜而轉(zhuǎn)動的長筒所構(gòu)成的,適用于干燥顆粒物料的干燥機。 5.3.17滾筒干燥機(鼓式干燥機)drum dryer 由一個或多個滾筒所組成的適用于稠厚而又不能承受長時間干燥的物料干燥的一種干燥機。 5.3.18錐筒干燥機cut-cone dryer 物料通過臥式回轉(zhuǎn)的錐筒經(jīng)過干燥介質(zhì)作用而被干燥的干燥機。 5.3.19塔式干燥機tower dryer 物料靠自重向下流動,與干燥介質(zhì)接觸而去除濕分的干燥機。 5.3.20網(wǎng)柱干燥機column dryer 物料在網(wǎng)柱內(nèi)靠自重向下流動,與干燥介質(zhì)錯流接觸而去除濕分的干燥機。 附:木材干燥術(shù)語(英文) 干燥方法 drying methods 天然干燥 natural drying; natural seasoning 大氣干燥 air seasoning;air drying 強制氣干 forced air drying 人工干燥 artificial drying;artificial seasoning 室干 kiln drying;kiln seasoning 。 常規(guī)干燥 conventional drying;usual drying 常溫干燥 normal temperature drying 高溫干燥 high temperature drying 低溫干燥 low temperature drying 過熱蒸汽干燥 super heated steam drying 爐氣干燥 furnace gas drying 特種干燥 special drying 除濕干燥 dehumidification drying 真空干燥 vacuum drying 太陽能干燥 solar drying solar-energy drying 高頻干燥 high frequency drying ; radio frequency drying 微波干燥 microwave drying 紅外線干燥 infra-red drying 加壓干燥 pressure drying 化學干燥 chemical drying 太陽能除濕干燥 solar-dehumidification drying 高頻真空除濕干燥 high frequency-vacuum and dehumidification drying 高頻真空干燥 high-frequency- vacuum drying 熱風干燥 hot-air drying 熏煙干燥 smoke drying 預(yù)干 predrying 再干 re-drying 干燥設(shè)施 木材干燥室 wood drying kiln 強制性循環(huán)干燥室 forced circulation kiln 自然循環(huán)干燥室 natural circulation (draught) kiln 周期式干燥室 compartment kiln 周期式強制循環(huán)干燥室 forced circulation compartment kiln 周期式自然循環(huán)干燥室 natural circulation compartment kiln 連續(xù)式干燥室 progressive kiln 連續(xù)式強制循環(huán)干燥室 forced circulation progressive kiln 連續(xù)式自然循環(huán)干燥室 natural circulation progressive kiln 空氣干燥室 air kiln 過熱蒸汽干燥室 superheated steam kiln 爐汽干燥室 furnance gas kiln 長(縱)軸型干燥室 line-shaft kiln 短(橫)軸型干燥室 cross-shaft kiln 側(cè)風機型干燥室 side-fan kiln 端風機型干燥室 end-fan kiln 噴氣型干燥室 jet kiln 除濕干燥室 dehumidification drying kiln 真空干燥室 vacuum dryer 間歇真空干燥機 alternate vacuum dryer 連續(xù)真空干燥機 continuous vacuum dryer 高頻真空干燥機 high frequency-vacuum dryer 太陽能干燥室solar drying kiln 太陽能除濕干燥室 solar-dehumidification drying kiln 微波干燥室 microwave dryer 紅外線干燥室 infra-red drying kiln 熱風干燥室 hot-air kiln 煙道干燥室 smoke channel kiln 熏煙干燥室 smoke drying kiln 單軌干燥室 single track kiln 雙軌干燥室 double track kiln 磚混凝土體干燥室 brick and concrete kiln 金屬殼體干燥室 all-metal kiln 預(yù)制組裝結(jié)構(gòu)干燥室 pre-fabricated modular construction kiln 高溫干燥室 high temperature drying kiln 預(yù)干室 pre-dry kiln 干端 dry end 濕端 green end 進氣道 inlet air duct; fresh air duct; air inlet flue 排氣道 exhaust air duct 閘門 damper 導風板 baffle 氣道 vent 檢查門 inspection door 吊門 vertical lifting door 折疊門 folding door 拉門 sliding door 平滑管加熱器 heating coil made with plain pipe 肋形管加熱器 heat exchanger made with cast iron ribbed pipe 噴蒸管 steam spray pipe 翅片管加熱器 heating coil made with fin pipe 噴水器 water sprayer 疏水器 trap 供汽主管 main feed header 排水主管 drain header; discharger header 回水線路 water-return lines 單線車 single track truck 載料車truck 轉(zhuǎn)運車 transport truck 裝堆機 stacking machine 卸堆機 unstacking machine 干濕球溫度計 wet and dry bulb thermometer(psychrometer) 除濕器 dehumidifier 含水率電測計 electrical moisture content meter 干材庫 storage for dried timber 干燥工藝 干燥過程 drying process 干燥前期 the early stage of drying 干燥后期 the later stage of drying 干燥基準 drying schedule 含水率干燥基準 moisture content drying schedule 時間干燥基準 time drying schedule 波動干燥基準 fluctuant drying schedule 半波動干燥基準 semi-fluctuant drying schedule 軟干燥基準 mild drying schedule 硬干燥基準 harsh drying schedule 連續(xù)升溫干燥基準 continuously rising temperature drying schedule 熱濕處理 conditioning treatment 初期處理 pretreatment 中期(間)處理 intermediate treatment 終期處理 final treatment 平衡處理 equalization treatment 汽蒸處理 steaming 冷卻 cooling 材堆 stack; piles; loads 材堆區(qū) pile area 墊條 sticker; stick; crosser 墊條間隔 sticker spacing 堆基 foundation 頂蓋 roof 堆積方法 piling method 平堆 flat stacking 豎(立)堆 end stacking; end piling 斜堆 slope piling 疊對 lap piling 層堆 open piling 實堆solid piling 單元堆 package piling 自墊堆積 self-crossing 堆間距離 space between piles 堆內(nèi)通氣道 chimneys in pile 板間間隙 cracks 垂直通氣道 vertical flue; chimney 裝堆 stacking; loading 卸堆 unstacking; unloading 寬材堆 wide piles 窄材堆 narrow piles 干燥缺陷與干燥質(zhì)量 干燥缺陷 drying defects 干裂 drying checks 端裂 end check 表裂 surface check 劈裂 split 輪裂 ring shake; ring crack 內(nèi)裂 internal check; heneycombing 變形 distortion 翹曲 warp 順彎 bow 橫彎 crook 翹彎 cup 扭曲 twist 菱形變形 diamonding 表面硬化 case hardening 逆表面硬化 reverse case hardening 變定 set 皺縮 collapse; crimp 變色 discoloration 炭化 char 降等 degrade 過干 overdrying 試材 test piece 檢驗板 sample board 含水率檢驗板 moisture content sample board 應(yīng)力檢驗板 stress sample board 試驗板 test board 含水率試片 moisture content section 應(yīng)力試片 stress section 叉齒(齒片) prong 干燥質(zhì)量 drying quality 干燥成本 drying cost 能量消耗 energy consumption 比能耗(單位能耗) specific energy consumption 熱耗量 heat consumption 熱損失 heat loss 蒸汽耗量 steam consumption 電耗量 electrisity consumption; power consumption 加熱面 radiating surface 干燥理論 木材干燥 wood drying; wood seasoning 干燥機理 drying mechanism 木材干燥靜力學 wood drying statics 木材干燥動力學 wood drying dynamics 木材干燥運動學 wood drying kinematics 干燥速度 drying rate 干燥曲線 drying curve 溫度曲線 temperature curve 干燥速度曲線 drying rate curve 干燥梯度 drying gradient 干燥勢 drying power 干燥介質(zhì) drying medium 濕空氣 moist air 過熱蒸汽 superheated steam 爐汽 furnace air 新鮮空氣 fresh air 廢氣 exhaust air 絕對含水率 absolute moisture content 相對含水率 relative moisture content 木材平衡含水率 wood equilibrium moisture content 吸濕穩(wěn)定含水率 adsorption stabilizing moisture content 解吸穩(wěn)定含水率 desorption stabilizing moisture content 初含水率 initial moisture content 終含水率 final moisture content 分層含水率 layer moisture content 平均含水率 average moisture content 當時含水率 actual moisture content 要求含水率 desired moisture content 生材含水率 moisture content of green wood 運輸含水率 transport moisture content 木材含水率梯度 moisture content gradient of wood 初重 initial weight; original weight 絕干重 absolute dry weight ; oven dry weight 干燥時間 drying time ; drying cycle; drying duration 干燥應(yīng)力 drying stress 拉應(yīng)力 tensile stress 壓應(yīng)力 compressive stress 殘余應(yīng)力 residual stress 干球溫度 dry-bulb temperature 濕球溫度 wet-bulb temperature 干濕球溫度差 hygrometric difference;wet-bulb depression 較初溫度 initial temperature 較終溫度 final temperature 較高溫度 highest temperature 冷卻極限溫度 cooling limit temperature;wet-bulb temperature 木材水分移動 moisture movement in wood 解吸 desorption 吸濕 adsorption 吸濕滯后 sorption hysteresis 不均勻干縮 restrained shrinkage 等溫解濕線 desorption isotherm 等溫吸附線 sorption isotherm 絕熱蒸發(fā)過程 adiabatic evaporation process 穩(wěn)定蒸發(fā)過程 steady evaporation process 強制循環(huán) forced circulation (draught) 自然循環(huán) natural circulation (draught) 橫向循環(huán) cross (transverse)circulation 垂直循環(huán) vertical circulation 往復(fù)循環(huán) recirculation 逆行循環(huán) reverse circulation 循環(huán)速度 circulation velocity 通氣斷面 free cross section 濕度圖 psychrometric chart 標準木料 standard timber 熱風循環(huán)烘箱廣泛適用于醫(yī)藥、化工、食品、農(nóng)副產(chǎn)品等,下面我們就簡單了解安全使用熱風循環(huán)烘箱的必要條件。安全使用熱風循環(huán)烘箱的必要條件 熱風循環(huán)烘箱由角鋼、不銹鋼板以及冷鋼板構(gòu)成。保溫層則由高密度硅酸鋁棉填充,高密度硅酸鋁棉保證了熱風循環(huán)烘箱的保溫性,也確保了使用者的安全性。加熱器安裝位置可是底部、頂風掃式閃蒸干燥是一種氣動干燥系統(tǒng),設(shè)計用于許多行業(yè)的耐用性和多功能性,新的專利干燥技術(shù)利用可調(diào)節(jié)的槳葉和氣壩來創(chuàng)造^佳的空氣固體傳熱。甚至干固體含量低至5%的漿料也可以在一次通過閃蒸干燥機的情況下有效干燥至高達99%干固體! 嚢枋篃峥諝馀c進入干燥器入口的濕產(chǎn)品混合,減少了干燥時間并分解團塊,XF臥式沸騰干燥機的設(shè)計干粉氣體分散。過程氣體通過床提供給床一種特殊的穿孔配電板,并通過床在一個速度足以支撐重量的固體中處于流態(tài)化狀態(tài)的顆粒。大氣泡的形式和物料在流化床內(nèi)的折疊,促進強粒子運動。在這種狀態(tài)下,固體的行為一種自由流動的沸騰液體! F臥式沸騰干燥機氣體分布不均勻,會使床層中出現(xiàn)& 一、干燥設(shè)備中的物料傳遞: 在干燥設(shè)備選擇時,對干燥物料的處理是一個關(guān)鍵問題。在某些情況下,物料或被預(yù)處理成使其在特定的干燥機中易于干燥的狀態(tài)。例如,將濾餅 粉末狀材料在容器中處于流化狀態(tài),首先將其加熱并通過過濾的熱空氣混合,然后粉末與霧化粘合劑溶液結(jié)合,之后,形成顆粒原型。隨著熱空氣不斷加熱顆粒,顆粒中的水分蒸發(fā),粘合劑在干燥過程中也固化,重復(fù)干燥過程^終有助于微孔球形顆粒。 應(yīng)用:
|
【返回】
· 相關(guān)行業(yè)產(chǎn)品:
· 最新行業(yè)資訊:
· 鄭重聲明:
1、本站文章均從網(wǎng)絡(luò)搜集轉(zhuǎn)載,意在傳播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無法對其真實性進行考證、負責。
2、如轉(zhuǎn)載內(nèi)容牽涉到作品版權(quán)問題,并非出于本站故意!在接到相關(guān)權(quán)利人通知后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加以更正。
3、本站為客戶提供閃蒸干燥機、沸騰干燥機、一步制粒機等優(yōu)質(zhì)干燥設(shè)備產(chǎn)品。 |
|
|
|